系列

打开非遗“宝盒
一场穿越山海胜景之旅
赏名家力作
骄美如春,自在芳华 | 这个三八妇女节,我们用11场非遗研学活动致敬女性力量!
来源: | 作者:pml-858b920b | 发布时间: 67天前 | 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一直以来,广州工美致力于传承中华非遗文化

用设计和创意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
近几年更是不断在传承中创新
通过深化非遗研学课堂
让更多非遗爱好者也参与到了非遗传承当中


2025年,第115个国际妇女节

在这个属于所有女性的节日里

我们以11场研学活动为媒介

涵盖5项非遗手工艺

让众多女性参与者在非遗技艺中触摸文化根脉

在匠心传承中看见「她」的无限可能

Activity 1 · 壹 ·  非遗押花


非遗押花,又称“押花艺术”或“压花工艺”

是一种以天然植物花卉为原材料

通过脱水、压制、干燥等工艺处理

保留植物原有形态与色彩

再将其拼贴创作成实用物品的传统手工艺

通过技艺将短暂的花期转化为永恒的艺术品

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智慧


三八妇女节期间

我们开展了3场押花团扇和1场押花香薰烛台制作活动

① 押花团扇

以团扇为载体,传承押花技艺

让执扇纳凉成为手握自然诗卷的艺术行为
在徐徐清风中传递东方美学的永恒生命力

春日里灿烂的鲜花在这些女性的巧手里
被定格成永不褪色的诗意

② 押花香薰烛台

当传统押花工艺邂逅香薰烛台

一场唤醒五感的艺术对话就此展开


这款融合视觉与嗅觉美学的创意作品

既延续了押花工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

又通过香薰烛台的功能性设计注入实用温度


手作温度与植物灵性的双重加持

更使其成为传递心意的独特礼物

让收礼者透过摇曳烛光

触摸到赠予者对美好生活的细腻注解

Activity 2 · 贰 ·  非遗螺钿胸针制作


"螺"取自深海贝母的华彩
"钿"意为镶嵌的巧技
自商周萌芽,至唐宋鼎盛

匠人们将珍珠贝、夜光螺等天然材料切割成薄片
再以指尖的温度拼嵌出花鸟鱼虫、山水人物
当光线流转,螺片折射出虹彩般的幻光
正是古人所言"裁云碎月,浮光跃金"的诗意写照

这项凝聚着东方智慧与自然灵性的技艺
已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
为传承这一非遗技艺
我们分别在3月5日和3月6日
开展了两场螺钿胸针制作体验活动

活动过程中

老师细致讲解螺钿的历史与技法
带领大家从打磨、镶嵌到抛光
将一片片素色贝母化作胸针上的星辰
让传统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绽放新光彩

Activity 3 · 叁 ·  非遗饼印制作活动


广州饼印(北方称为饼模)制作技艺源远流长

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的“一厘馆”和“二厘馆”茶楼

这些场所的点心制作广泛使用饼印


此外,民间习俗中的寓意图案

如“年年有余(鱼)”、“多仔多福(石榴)”等

也常见于饼印之上


这枚小小的饼印

通过简单的拍打与扣合动作

不仅书写了“食在广州”的传奇

也见证了广州木雕及广府茶楼文化的发展与演变


2018年

广州饼印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
然而,如今手工饼印已近乎销声匿迹

为了传承这一重要的非遗手工艺

我们在广州市文化馆开设了非遗饼印体验课程

学员们在老师指导下

使用刻刀、木槌等工具雕刻专属饼印
并用自己雕刻好的饼模印现场制作水晶饼
成就感满满~

Activity 4 · 肆 ·  绢面口金包制作


口金包的雏形可追溯至19世纪时欧洲的手袋

清末民初时期逐渐在中国流行

成为搭配旗袍的经典配饰,象征优雅与高贵

当时的绢面口金包多采用丝绸或棉布材质

需由专业师傅手工安装金属口金


口金包制作技艺在民国时期达到鼎盛

其设计融合了中式刺绣、拼布等传统工艺

2008年

口金包手工艺品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
口金包不仅是实用配饰

更承载着女性手工艺的历史脉络
民国时期的新潮女性以口金包彰显品味

而今我们以现代审美重新诠释
用一针一线编织属于自己的优雅
通过女性力量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

Activity 5 · 伍 ·  非遗牙雕展演活动


作为国内牙雕的重要流派
广州牙雕以玲珑剔透的镂空雕技法闻名于世
代表作品有牙球、牙船、人物、微刻书画等
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
2024年11月1日-2025年3月30日
广州工美在广州市文化馆开展广州非遗牙雕展
三八妇女节期间
广州工美在市总工会同步开展非遗牙雕展演活动
广州牙雕非遗传承人仇玉英现场展示牙雕卓花技艺

当38层象牙球在灯光下徐徐转动时

光影穿透玲珑剔透的雕花
宛如女性生命力的具象化表达

她以刀尖上的舞蹈向世界证明
非遗传承的接力棒
在女性手中同样能迸发出璀璨光华

从守护技艺的非遗传承人

到赋予传统新生的当代创作者
女性始终是文化传承不可忽视的柔性力量

千年非遗薪火不灭,女性精神历久弥新

当我们把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交到更多女性手中

便种下了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的希望


这些在春日里埋下的文化火种

终将在更多「她力量」的滋养中

生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枝桠


谨以此系列活动

致敬所有在时间长河中执着前行的女性

你们骄美如春,自在芳华

本就是最动人的非遗传承